随着伊朗与以色列实现停火,德黑兰将经济复苏的希望转向东方,期待扩大对华石油出口以缓解经济困境。
这是因为特朗普近日公开宣称“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”,部分伊朗学者将此解读为美国制裁可能松动的信号。
我们知道,石油产业是伊朗的经济命脉,占其外汇收入一半以上,而对华出口又占其石油出口的90%。理论上,无限制地扩大对华石油出口将显著改善伊朗的财政状况。然而,多位能源专家和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愿景不太现实,面临多重障碍和严峻挑战。
该国知名能源专家哈蒂诺格鲁认为,伊朗约80%的石油来自日渐衰退的老化油田,其产量正以每年约10%的速度递减。这一结构性难题意味着伊朗短期内缺乏大幅增产的能力,难以满足额外出口需求。
与此同时,伊朗国内的石油消耗量也在持续攀升。
数据显示,该国2017年的日均原油消耗量为200万桶,但到了2024年,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40万桶,其国内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天燃气短缺问题,只能使用更多的石油产品,这进一步压缩了出口能力。
解决产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新油田,但大型油田的开发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。而受长期经济下滑影响,伊朗对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已萎缩至每年不足30亿美元,不到十年前水平的一半。石油行业还频繁发生工人欠薪罢工事件,可见其手头实在没有余钱。
专家认为,除非获得大量外部投资,否则增产目标恐难实现。
目前伊朗寄望于中国企业投资其油田开发,但现实情况十分复杂。
首先,中国自身对传统石油的依赖度正在降低,近两年石油进口总量呈下降趋势;
其次,伊朗原油的主要客户是山东的小型炼油厂,这些企业依赖大幅折扣才能维持利润,在设备和效率上并无优势,他们没有实力、也没有意愿对伊朗油田进行长期、大规模投资。
一些学者认为,即使美国制裁出现松动,但受制于投资严重不足、国内需求飙升以及关键出口市场利润空间受限等因素,伊朗石油产业短期内大幅增产的前景渺茫。
也就是想依靠停火实现经济复苏只是美好的希望,要转化为现实繁荣,道路依然漫长。
秦安配资-秦安配资官网-正规期货配资-南京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